top of page

SIFA 2025:精彩更胜以往

  • chinweeoh
  • 3 days ago
  • 4 min read

本届新加坡国际艺术节(SIFA 2025)从5月中旬起跑,配合新加坡独立建国60周年,这个为期两周的年度节庆将呈献比往年更多的本地作品,突显岛国作为创意与艺术都会的定位。


WORDS / 胡锦伟 OH CHIN WEE

SIFA 2025: celebrates Singapore's cultural vitality, momentum and boldness
新加坡喜剧演员梁荣耀呈献的诙谐单人剧《Hossan-AH! In The High Arts》,以本地艺坛现场为素材。

艺术无处不在,接触面更胜以往,这是2025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(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,简称SIFA)以“更胜以往“(More Than Ever)为主题的基础理念。这个从5月16日举行至6月1日的表演艺术节,透过文化活力与创意纷呈的高水平作品,将表演艺术覆盖岛国的不同社区,面向各个年龄层的观众。


为庆祝新加坡独立建国一甲子,本届SIFA为观众带来15部本地委约作品,数量之多为历年之冠,并将重头演出从传统艺术殿堂移师邻里社区,以及为父母和少年观众打造亲子艺术体验。


以艺术化解分裂


SIFA的前身为国家艺术理事会在1977年主办的新加坡艺术节(Singapore Festival of Arts),是本地与国际表演艺术工作者的交流平台,原本是隔年推出,从1999年起改为年度节庆。


2012年,艺理会宣布新加坡艺术节停办一年,从而探索这个艺术活动未来的方向。2014年,由艺理会委托私营公司艺苑(Arts House)承办的SIFA首次登场,并委任民间艺术工作者轮流担任节庆总监,任期为三年。前两任轮值总监分别为王景生和Gaurav Kripalani,现任总监Natalie Hennedige将于在本届节庆落幕后功成身退,由候任总监张子健接棒策划明年至2028年的节目。


谈及本届SIFA的主题设定,Natalie Hennedige表示,现今社会充满分裂言论,我们对消除这种对立和狭隘思想的迫切感更胜以往(More Than Ever),透过细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多元叙事方式,探索跨时代的不同观点,求同存异,促进人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影响。

SIFA 2025: celebrates Singapore's cultural vitality, momentum and boldness
视觉艺术家王若冰设计的节庆展亭(SIFA Pavilion),以环保永续为概念。

走进社区面向群众


让艺术走进邻里社区,是本届SIFA的一大亮点。主办方在勿洛市镇广场搭建了由视觉艺术家王若冰设计的节庆展亭(SIFA Pavilion),长50米,宽30米,不仅是表演舞台,也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巨型装置作品。艺术家从本地海域的珊瑚礁修复工程汲取灵感,探讨环境永续、气候适应和宜居岛屿等课题。


在节庆展亭呈献的开幕演出《海洋与邻里》(The Sea and the Neighbourhood),灵感源于勿洛海滨自然遗产、社区魅力和现代风貌。这部跨领域创作融合王若冰的舞台设计、音乐家王竞文的乐章、编舞家曾家爱携手新加坡芭蕾舞团呈献的舞蹈,以及影像艺术家陈小东的视频,展现新加坡面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从过去走向未来。除此之外,这个社区舞台也是多部作品的表演场地,让艺术面向来自不同阶层的观众。


聚焦本地作品


栽培新加坡艺术人才是SIFA的使命,透过委约创作,除了为本土艺术家提供发表作品的机会之外,也同时协助他们走上国际国际舞台。


九年剧场制作的《等待观众》,原本在2024年SIFA以未完成形式(work-in-progress)呈献的实验性演出,如今以完整的全新面貌登场,并将于6月受邀到米兰演出。这部剧作探索戏剧作为古老艺术形式的持久生命力,以及艺术家面对的挑战。

SIFA 2025: celebrates Singapore's cultural vitality, momentum and boldness
九年剧场制作的《等待观众》,延续自去年的未完成作品。

另一部同样脱胎自去年SIFA的未完成作品是《Hello, Is This Working?》,素以社区剧场和提倡观众互动为本位的本地剧团戏剧盒,在劳动市场处于波动的局面下,邀请观众一起探讨与工作前景相关的课题。


双语集团十指帮为乔治.奥威尔的经典小说《动物农庄》注入新意,结合偶戏与当代戏剧叙事,为寓言故事全新视角。这场演出分为完整版和精华版,前者在新加坡艺术学院演出,后者则在维多利亚音乐厅前方的草坪上免费让观众欣赏。


其他值得一看的本地制作包括:旅居格拉斯哥的新加坡剧场工作者 Ramesh Meyyappan改编自莎剧的《Lear》,探讨支离破碎的家庭关系;编舞家Remesh Panicker的舞蹈作品“Colony – A True Colors Project”,由13来自本区域的舞者联合演出;喜剧演员梁荣耀呈献的诙谐单人剧《Hossan-AH! In The High Arts》,以本地艺坛现场为素材。

SIFA 2025: celebrates Singapore's cultural vitality, momentum and boldness
双语集团十指帮为乔治.奥威尔的经典小说《动物农庄》注入新意。

接触艺术从小开始


今年,SIFA引进的海外作品包括:美国剧场艺术家Geoff Sobelle的剧作《Home》(Home);黎巴嫩编舞家Ali Chahrour以家庭与国族伤痛为题材的的《Told By My Mother》;智利编剧Manuel Infante取材自欧洲神怪故事与南美吸血蝙蝠的则带来《Vampyr》,一部探讨人类与动物在未来如何相处的伪纪录片。


延续自去年的今年的“Little SIFA”项目,以孩童为诉求对象,在维多利亚音乐厅前方草坪呈献木偶戏、电影等节目,为家长及小朋儿童提供亲子艺术体验。


由新加坡作者和杂志编辑洪心怡策划的“Prism 48 ”对谈系列,邀请来自本地和区域的各类思想家与文化倡导者将展开对话,从多种角度探讨本地人对自身的文化认同,以及对所在地区的理解。

SIFA 2025: celebrates Singapore's cultural vitality, momentum and boldness
美国剧场艺术家Geoff Sobelle的剧作《Home》,将于SIFA 2015搬上本地舞台。

SIFA 2025


日期: 5月16日至6月1日

购票:www.sifa.sg


Latest Story

© 2017 Muse Media Asia Pte Ltd

bottom of page